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1 目标与标准
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为2005年首批获得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资格单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是以风景园林及人居环境相关职业任职资格为背景,综合运用科学和人文、技术和艺术手段,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宗旨,研究人类户外空间环境的一种学位类型。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分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寒地园林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应用、寒地景观环境生态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和城乡环境更新与地域文化遗产保护四个领域。
风景园林硕士学位获得者主要服务于风景园林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林草业、旅游管理等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1.1 培养目标
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风景园林硕士的培养目标为:面向全国,对标东北振兴战略,结合黑龙江省地域特色和东北地区行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具有创新性思维,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能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保护、评价、修复、更新、运营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1.2 学位标准
1.2.1 专业能力
具备通过网络检索、实地调研、实验测试等各种途径有效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熟悉风景园林各类规划、管理与技术文件的规范格式和要求,能够撰写有关专业文本的专业写作能力;掌握风景园林相关数字技术,具备绘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图纸、成果汇报图纸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多专业协同精神,具备解决复杂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组织、协调与执行能力。
具备总结风景园林某一研究领域规律、特征及其成因,能够完成风景园林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能力;具备综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科学进行人工景观或自然生态系统研究体系的国土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能力;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规范标准,具备开展不同空间尺度景观评估和规划、场地规划、细部设计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具备融合相关学科的发展成就和技术的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能力。
1.2.2 职业素养
(1)学术道德
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恪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有志于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风景园林人才,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2)专业素养
尊重科学、敬畏自然、关爱环境,具有探究风景园林相关问题的热情和兴趣,掌握坚实的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行业规范和技术前沿,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多专业协同理念与大国工匠精神,应具有高尚的学术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职业精神
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在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中能够合理运用专业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秉承良好的职业操守,建立深厚的人本情怀,提倡公众参与,平衡多方利益,并优先关注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升组织与协调、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1.2.3 创新性思维
(1)创新设计思维
通过设计思维训练、创意工作坊、课程结合设计竞赛等教学方法,并注重思辨能力、观察能力、决策能力到创作能力的渐进式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融入新颖元素和独特视角。
(2)前瞻性研究与实践
通过课程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国际视野,学生具备前瞻性思维水平。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引入,学生具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能力,将前沿技术应用于实践中。
(3)学科融合创新
掌握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具备宽广、融合的学科视野。研究和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具备综合性地解决风景园林复杂问题和挑战的策略思维和能力。
1.3 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密切联系职业实践的活动,进入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相关行业去实习实践,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与相关职业规范,同时参与完成导师横向研究课题或实践单位的研究课题。专业实践的目的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研究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及组织协调能力等。
1.3.1 专业实践时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专业实践原则上应当赴校外实践基地定岗实习不少于6个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专业实践依据个人培养计划在现就职单位完成。
1.3.2 专业实践方式
专业实践的方式应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在校内导师的安排下从以下两种方式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专业实践:
(1)依托校内导师自身所承担的应用型科研课题,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与企业、行业的联系,聘请符合条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由校内外导师协商安排专业实践。
(2)依托学校(或学院)与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等联合建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由学院统一组织和安排研究生去培养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 基本条件
2.1 培养特色
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原风景园林学为国家林草局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拥有寒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园林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平台。学科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使命,秉承国际化办学理念;依托林科高校教育资源,突出以生态为引领的风景领域相关知识的传授,培养服务国家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一流人才。学科建设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军地位。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寒地、面向全国,遵循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发挥农林高校优势,充分融入学校构建的以林为主学科建设体系,推动新林科、新工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完善“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寒地环境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城乡环境更新与保护等四个专业领域的培养特色。
(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主要针对寒地城乡公共绿色空间环境、社区环境、国家公园与各类旅游区规划设计开展研究,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2)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研究园林植物资源收集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园林植物资源引种驯化、功能性植物选择与评价和植物景观设计,居于国际领先地位;(3)寒地环境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主要针对城乡环境、资源型城市和棕地等受损环境,集成星-空-地多源遥感的数字传感与动态监测技术,评估典型脆弱区域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恢复力和碳汇研究,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城乡环境更新与保护,以寒地城乡环境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智慧、健康、安全的视角下研究城乡物理环境、健康环境、安全环境、美丽乡村及城乡文化遗产的更新与保护,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
学科坚持国际化视野,以寒地人居环境建设为导向,依托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林科平台优势,确立了“立足寒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突出寒地园林植物资源应用、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城乡生态评价科学技术”的学科特色和区域领先地位。
2.2 师资队伍
2.2.1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本学位点专任教师5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人、硕士学位教师15人。正高级教授职称8人,全部为博士生导师;副高级教授职称24人,全部为硕士生导师。
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合计
35岁及以下
36至45岁
46至55岁
56至60岁
61岁及以上
博士学位人数
具有境外经历人数
博导人数
硕导人数
正高级
8
0
3
4
1
7
10
副高级
24
2
6
11
5
17
19
其他
总计
51
20
35
31
39
各研究方向专任教师人数较为均等,年龄结构符合正态分布。以下为四个专业领域方向专任教师简介。
(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本专业领域团队专任教师12人,正高1人,副高6人,研究生导师8人。主要针对寒地城乡公共绿色空间环境、社区环境、国家公园与各类旅游区规划设计开展研究,研究成果聚焦东北振兴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勃利县、讷河市拉哈镇、林口县、泰来县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城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
(2)寒地园林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应用
本专业领域团队专任教师14人,正高4人,副高6人,研究生导师14人。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及应用方面深耕多年,主要研究园林植物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园林植物资源引种驯化、功能性植物选择与评价和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内容包括以地被菊、鸢尾、百合为代表的寒区功能性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以及东北黑土区防蚀植物选择研究、成果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3)寒地景观环境生态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
本专业领域团队专任教师13人,正高1人,副高6人,研究生导师7人。主要针对城乡环境、资源型城市和棕地等受损环境,集成星-空-地多源遥感的数字传感与动态监测技术,评估典型脆弱区域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恢复力和碳汇研究,研究内容聚焦生态文明战略,对寒地城市绿色景观热弹性服务与格局优化进行技术创新,并聚焦城市再野化优化策略创新,研究成果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城乡环境更新与地域文化遗产保护
本专业领域团队专任教师12人,正高2人,副高6人,研究生导师10人。以寒地城乡环境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智慧、健康、安全的视角下研究城乡物理环境、健康环境、安全环境、地域文化遗产的更新与保护,研究内容涉及健康绩效导向下老旧工业社区健康景观优化模式创新、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渔猎区域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成果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
2.2.2 行业教师团队
本学位点选聘实践经验丰富、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行业教师33人,其中正高级20人、副高级13人。行业教师学缘多元,年龄结构合理,涉及建筑、规划、景观、生态、市政等行业。行业教师与本学位点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实践实习,协同开展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和技术培训。
2.2.3 兼职教授团队
本学位点聘请了多位知名风景园林学术大师和设计大师担任兼职教授,包括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设计学院教授Maria Ignatieva、圣彼得堡国立林业大学教授Elena V.Golosova、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林业大学副教授Smertin Viktor Nikolaevich、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教授Gilles Vincent、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福存、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学科带头人阎秀峰。兼职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生态学、城市绿化、景观建筑、东方园林等。通过学术讲座分享、联合授课、联合指导研究生等多种形式,兼职教授与专任教师共同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并培养创新能力。
2.3 科学研究
2.3.1科研项目
2021年度,本学位授权点合计承担科研项目42项,经费共计820万元。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总经费208万元,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和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UVR8蛋白对菊花花香相关萜类物质合成的关键”、“萜类物质生物合成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转录调控分析”、“东北禁伐林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立”、“东北黑土区防蚀植物选择及防蚀机理研究”“盆栽菊花优质高产高校栽培基质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丛枝菌根介导下芒颖大麦草根系适应氮沉降与冷胁迫交互作用的生理机制解析”、“丛枝菌根真菌经茉莉酸信号途径诱导玫瑰对舞毒蛾抗性研究”等。
各类横向科研项目总经费388万元,主要包括省、市、自治区、事业单位、企业委托科技项目 “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低碳城市规划策略专题研究”、“勃利县村庄规划及分类研究”、“林口县铁北小区绿地设计”、“安达市乡镇规划”、“黑龙江省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乡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小河景观方案设计”、“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安达街景观改造提升方案设计”、“几种芳香植物挥发性物质高效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技术开发”、等。
2.3.2科研成果
依托寒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园林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风景园林科普教育基地、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平台,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4项。参与制定《东北百里香扦插繁殖技术规程》、《溪荪杂交育种技术规程》、《燕子花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等行业、地方、国家标准5项。获“紫美人”、“东林迷你粉”、“东林紫”、“一种细叶百合基因LpNAC6的克隆及其应用”、“一种绿铃草鲜切花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国家新品种和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2021年度,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ITIES、Agronomy-Basel、Journal of Fungi、草业学报、园艺学报、中国园林、水土保持通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65篇,出版专著2本。
2.4 教学科研支撑
2.4.1科研平台
本学位点拥有黑龙江省寒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个科研平台。依托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共享科研平台。设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根系扫描与观察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植物压花展览室、信息资料室、作业作品档案室等教学平台,实验用房总面积达到3000m2,苗圃2000m2,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
2.4.2实践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建设发展迅速,呈现出体系化与规模化的特征。本学位点2021年度已建成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2个(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教学实习基地2个(天津市源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深圳毕路得建筑顾问有限公司)、校外实践基地2个(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依托产学研和实习实践基地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大量创新创业、研学实践机会,实施后取得突出成效。
2.4.3专业资料
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建有现代化的资料室,面积共72m2,图书4435册,其中外文图书61册,期刊163种,外文期刊6种。在纸质资料方面,图书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包括:植物花卉、园林设计、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等。为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专业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在网络资源方面,我院具有开放式的网络教室,并有教师负责。学生可根据需要随时上网进行资料的查询和下载,如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会及时给与指导并协助解决相应问题。电子资源全天24小时开放,为师生提供了包括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用户教育、电子文献阅览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另外,风景园林方面的设计课程,如园林、建筑、工程、风景区、城市规划等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完成,也都是需要利用参考书或网络资源来进行的,教师通过学生上交的规划设计方案来检查学生的学习利用情况。
2.5 奖助体系
2.5.1 奖助类型
通过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解决了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研究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研究工作中。研究生奖助学金类型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校级助学金、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社会奖助学金等。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生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生3万元,奖励名额及资金由学校下达。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良好的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为6000元,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为12000元。
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硕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等级和享受人数比例
培养层次
等级
享受人数比例
博士生
一等
100%
硕士生
15%
二等
85%
(3)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月500元,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月1250元,按每年12个月发放。
(4)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科研、教学、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根据需要设置研究生“三助一辅(助研、助教、助管、学生辅导员)”岗位,并提供“三助一辅”津贴。
助研岗位津贴由导师或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支付。助教岗位津贴由承担学校公共课教学的助教津贴由学校支付津贴的2/3,用人单位支付津贴的1/3;承担教学科研单位专业课教学的助教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助管岗位津贴由学校支付津贴的2/3,用人单位支付津贴的1/3。学生辅导员岗位津贴由学校支付津贴的2/3,用人单位支付津贴的1/3。
“三助一辅”岗位设置由学生处统筹组织实施,各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分别由分管领导组织本单位“三助一辅”岗位的设置、申请、聘用和考核等工作。
(5) 社会奖助学金
学校层面有“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牵手励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元,资助名额由学校分配。学院层面有“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设计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蓓蕾’英才-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专项”。硕博研究生每学年最高能获得2万元奖励,设立以来已有10余名硕博研究生获得以上奖励。
2.5.2 奖助制度
为保证研究生奖助学金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发放,制定了奖学金评定、助学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蓓蕾”基金实施细则》、《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设计人才专项奖励基金”评定细则》等。由学院领导班子、教授委员会组成各类奖助励学金评定小组,严格执行奖助励学金的相关规章制度,评定结果通过学院网站、微信公共平台等多渠道公开信息,评定全过程接受审计、学院纪委工作组和学生的监督。
3 人才培养
3.1招生选拔
3.1.1 招生制度
按照教育部与学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依据《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学院制定《园林学院推免生招生录取细则》、《园林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等。本学位点遵照学院办法执行。
本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主要采取全国公开招考和免试推荐两种方式。以公开招考方式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其中复试内容包括对考生外语能力的考查、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等。外语能力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进行简单外语交流与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学术水平考查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国家政策及时政时事的了解情况等。
3.1.2 招收质量与数量
本学位授权点生源质量良好,主要来自于本校以及国内高水平院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2021年,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招生12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75人,非全日制46人。
3.2思政教育
(1)加强教育与引导,努力营造三全育人氛围。学院坚持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党政领导在全院大会上就学生培养情况进行通报和要求,引导全院职工关注学生成长。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研究生导师会,交流学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紧密联系,积极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包括新生入校时的师生见面会和学科专业介绍会、毕业生离校时的欢送晚会、以及研究生师生趣味运动会等。
(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课程思政贯穿授课全过程。学院广泛宣传课程思政,做好教师思想动员工作,加强教学观摩和教学督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实践相结合、专业实政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拓宽育人途径,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3)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同时,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疫情防控期间,依然坚持通过网络听课的方式,定期检查教师授课情况,严格监督管理教学过程,坚决杜绝课堂上出现传播违法、有害观点及言论的行为。规范管理讲座、报告会等公开活动,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防止出现传播错误及消极的思想行为。在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和发布信息审核方面,建立了网络推送信息主管领导审核制,并设置了网站管理员,以加强学院网站的安全建设及管理,把握舆情动态,确保信息权威传播。
(4)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等多方面开展育人工作。通过开展多样的“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专业竞赛、冰雪雕比赛、创新创业等各类比赛。通过主题班会、政治观摩会、学生风采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5)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团队。确保辅导员的基本配置,加强辅导员工作上的指导和要求,对新入职辅导员安排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其工作导师。指导辅导员通过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深度排查并关注心理健康有倾向性的学生,对所有寝室长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建立预警机制。开设心灵驿站主题栏目,从学业压力、生活烦恼、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方面面关爱学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3 课程教学
风景园林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为三年,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完成。我校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聚焦国际化趋势和教育新理念,打造课程集合。专业基础课包括外语和思政类课程,同时开设《硕士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程,体现新时代协同创新和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其中,专业必修课4门、专业选修课16门,内容涵盖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寒地园林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应用、寒地景观环境生态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和城乡环境更新与地域文化遗产保护四个领域。注重培养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实施过程评估、联合评价和创新引领的教育模式。
3.3.1 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情况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中文课程名称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M00100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2
马克思主义学院
M00100200
自然辩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16
1或2
M001004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Special Guidance on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M00101100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科技写作(慕课)
Academic Ethics and Scientific-technical Writing for Graduates
研究生院
公共外语
48
1-2
外国语 学 院
专业课
专业必修课
M02320700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History and Theory of Landscape
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
M02320300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ing
M02320800
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
Landscape Plants and Applications
M02320500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专业选修课
M02421300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M02420100
城乡规划历史与理论
History and Theor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02420200
风景园林设计经典实例解析
Analysis of classic example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M02420300
恢复生态学专题
Restoration Ecology
M02420400
城市景观生态学专题
Landscape Ecology
M02420500
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保护
Historic buildings and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districts
M02420600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调查方法专题
Survey method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
M02420700
城市景观设计专题
Urban landscape design
02420800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M02420900
遗产保护与利用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benefits
M02421000
人文地理学专题
Human geography
M02421100
野生植物群落调查实践
Investigation practice of wild plant community
M02421200
园林植物管护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of Garden Plan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补修课
B0920980
风景园林设计1
Landscape design 1
3门及以上
B0921030
风景园林设计2
Landscape design 2
B0920650
城乡及绿地系统规划
Urban and rural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B0930590
风景区与旅游区规划
Scenic area and tourism planning
3.3.2 课程建设方面
本学位点坚持以教学质量提升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 OBE 理念。本学位点第一完成人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建设省级一流课程 1 项。我校学生创新能力排名连续两次在中国农林医药类本科院校位居第一。
(1)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打造一流课程体系。以本科课程《中外园林史》、研究生课程《园林史专题》和博士生课程《风景园林专题》为纵向课程体系,形成理论课程的贯穿性体系。聚焦国际化趋势和教育新理念,打造课程集合。形成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寒地园林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应用、寒地景观环境生态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和城乡环境更新与地域文化遗产保护四个领域的课程集合,体现新工科与新农科发展特点,实施过程评估、联合评价和创新引领的课程模式。
(2)推行竞赛演绎类课程内容改革,提高设计实践能力。以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为导向,进行专题类课程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际竞赛模拟演练中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港澳台地区以及国际名校进行课程的交流辅导,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常年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签署国际备忘录,与密西西比大学景观系、台湾朝阳大学、东海大学、文化大学举办联合课程设计。
(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培养一流人才。引入 SEMINAR 教学模式,以科学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讨论、辩论和项目模拟训练(科研训练)为基本交流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决策和预判评估的能力,体现了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4)强化监督管理,保证育人质量。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建设遵照“团队建课、带头人督课、校际评课”的机制,实行一门课程团队建设,学科带头人听课、导课,兄弟院校联合课程设计进行评课的联动机制。
3.4 导师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构建了以“理想信念铸师魂、先进典型弘师风、教育培训强师德、聘用考核严师行”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1)强化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师发展,师德为要,通过专题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扭住教师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倡树先进典型,弘扬立德树人高尚师德风范。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泰来县脱贫攻坚战,涌现出了黑龙江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最美园丁”等教书育人楷模,示范引领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潜心教书育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3)优化教育培训,强化教书育人以德施教力度。优化教师师德师风培训规划,利用系统培训和自我教育“两个课堂”,涵育教师政治、道德、专业“三类素养”,突出理想信念、师德师风、职业发展、社会实践“四个主题”,优化岗前培训、发展培训、国情教育、网络培训、业务培训“五个模块”,开展专题讲座、基层教学组织自学讨论、主题征文、教师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
(4)优化教师梯队建设,注重导师全方位发展方向。在导师遴选中,把科研课题作为一个关键指标,把个人责任心、人格魅力及创新能力作为附加指标,注重吸收科研基础好、人文素养高、创新意识强的青年教师。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青年才俊。充分利用校友和社会资源,聘请园林企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管理、苗木生产的工程师(技术主管)作为校外导师。通过到有关院校(企业)培训、实践锻炼、考察、交流等形式培养骨干教师。每年安排10名左右教师外出进修或到企业实践锻炼。目前,专业教师中具有全国注册规划师、全国二级建造师资格的教师10余名。
3.5 实践教学
本学位点立足寒地,面向全国,坚持国际化视野,以寒地人居环境建设为导向,依托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林科平台优势,确立“立足寒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优势;形成“突出寒地园林植物资源应用、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城乡生态评价科学技术”的学科特色和区域领先地位。20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高层次生态环境建设人才需求成为必然,风景园林具有承载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黑龙江省属于生态大省和资源大省,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是风景园林的重要使命,而资源型城市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高层次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对寒地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健康城乡环境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专业实践在与我校签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行业知名企业进行,由校内外导师共同遴选实践项目,主要依托实践基地开展应用研究类、规划咨询类、工程设计类、竞赛专题类的实践内容。校内外导师共同完成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校企联合授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内导师负责选题、开题与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专业实践的能力培养、指导与评价。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原则上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专业实践结束后需撰写专业实践报告,在学位论文答辩中要对实习情况进行专项报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专业实践依据个人培养计划在现就职单位完成。考评合格者,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3.6 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立足东北地区,通过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设计竞赛等途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国内外交流条件。
定期学术讲座:邀请庾强、刘永杰、石俊华、平晓燕、位晓婷、赵新全、纪宝明、尚占环、李耀明、徐晓天、顾倩、白小明、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举办学术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成果。
专题研讨会与学术沙龙:组织专题研讨会,围绕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与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举办师生学术沙龙,讨论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促进学术思想交流。组织师生读书会,分享和讨论经典文献和前沿研究,提升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通过以上多层次、多渠道的学术交流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7 论文质量
3.7.1 学位论文选题控制
参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具有明确的风景园林背景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针对风景 园林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2021年,本专业学位论文共35篇,选题均与行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以下4类: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10篇)、美丽乡村景观设计(5篇)、风景区与旅游规划(4篇),北方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3篇)、区域自然景观保护与生态修复研究(13篇),获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
3.7.2 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预答辩、送审、答辩等环节,严格执行《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规定,突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要求,确保研究工作的质量和论文的原创性。
导师作为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风景园林学科学术委员会和科研创新团队负责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答辩等环节检查评价工作。
3.7.3 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参照《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本学位点细化并执行学位授予质量标准,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2021年,本学位点共发表外文期刊三十余篇,其中SCI 25篇,SSCI 5篇。
3.8 质量保障
落实以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以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为依据,专业型学位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必修实践、学位论文或专题设计三个主要环节,设置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开题报告、必修实践环节、中期考核、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5项培养环节。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在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盲评等环节设置分流淘汰机制。
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压实导师和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责任。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求,在学业评价、专业实践、论文发表、学位论文修改等环节设置导师审核制度;实行学位论文公开答辩,答辩信息提前线上线下公开,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严格考核学术水平。对学术诚信和论文质量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盲评100%全覆盖,抽检合格率为100%。
3.9 学风建设
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mg冰球突破十大平台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培养中注重将优良学风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把教育作为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建立健全教育宣传、制度建设、不端行为查处等完整的工作体系,全过程加强师生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科研诚信教育和监督,在各类评奖评优中实行学术不端一票否决制,同时积极选树贴近学生实际、深受学生欢迎的先进学风典型,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的韩晴和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苏雨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3.10 管理服务
本学位点机构设置运转高效,不断完善学院、学科、班级、导师、辅导员、学生联动机制,设置研究生副院长专责管理和服务研究生工作,学院党委书记主管思政教育。设置学科带头人1人,方向负责人4人,专职研究生秘书1人,专职本研思政人员6人,研究生资料管理员1人,兼职秘书4人。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以党建为统领,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广泛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推进各类比赛竞赛,专设“蓓蕾奖学金”、“牵手励学金”学业奖学金等激励措施。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和以文化人,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将守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图景和园林人的绿色使命,有力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之中。
4 服务贡献
4.1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本专业学位点秉承“立足寒地、服务东北,辐射全国”的发展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围绕人居环境建设、区域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等方面,服务于东北振兴、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发展、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做好城乡规划,建立美丽中国
在美丽中国建设政策指引下,依托学科优势,完成规划设计项目30余项,为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20余次,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二)关注生态文明,保护绿水青山
黑龙江是资源大省,转型发展和生态修复是资源型城市面前的“必答题”。学科持续开展了典型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及自然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在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城市生态修复中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四)推动成果转化,助力扶贫攻坚
依托学科科研成果,园林植物研究团队相继建立了百里香、香柏、寒地玫瑰产业园和鸢尾观赏植物示范基地各1个。设计团队相继开展送设计下乡,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
4.2 文化传承与发扬
依托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背景,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支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省基金等)的作用,依靠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形成“一基两脉式”的中国北方渔猎少数民族景观的研究模式。三年时间持续跟踪研究,宣传发掘渔猎文化保护的历史根基,探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演替脉络。从“现状普查、典型发掘、特色提炼和现状保护”等四个方面关注黑龙江流域小民族的民居状况,重点对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民居普查,理清了上述四个黑龙江少数民族的发展脉络,民居演变特征,构建了遗产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理论框架,总结出了传统少数民族民居景观建造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少数民族风景园林史学研究成果。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1项,黑龙江省社科基金1项。对保护黑龙江省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这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黑龙江省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经济开发战略决策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北少数民族地区顺利脱贫与东北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方法。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有待优化:目前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点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高水平师资力量不足和师资力量老化,教授严重缺乏。
2. 当前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缺乏:校外导师队伍和水平亟需加强,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数量还有待提高,培养质量有待加强。
3. 科研实验室面积不足,缺乏高级别的科研平台。
4. 国际合作交流少,国际合作项目有待拓展。
三、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 加强立德树人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确保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2.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结构合理性。
3.扩大科研实验室面积,建设高级别的科研平台,提升科研成果的产出和科的影响力。
4.增加学位点建设经费的投入,确保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持续发展。积极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依据学院特色,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横向课题申报,各类平台发挥优势,积极谋划科研团队在平台基础上的成果产出,尤其针对乡村振兴和生态工程中心院级平台和草业中心校级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科研和实践项目,促进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链条关系。引导、培育科研团队,并为我院教工营造先进而实用高效的科研环境条件而努力。
5.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做高水平学术报告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尤其结合校庆,组织系列国际和国内各类各级学术会议,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彰显学校实力。
6.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加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严格学位论文管理,确保论文质量。
7.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学科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水平。
8.发挥区域优势,技术服务体现龙江地域特色,服务龙江绿色低碳发展。
上一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 下一条:草学学科简介